通过一家小小的冰块售卖店,带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夏季里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想来日本民众也真是幸福,从几十年引进的动画片里就听到了蝉鸣,随着高楼大厦平地起,随着网红商场的兴建,似乎我们的城市里越来越少的听见蝉鸣了。
可打开日本的纪录片,还是能见嗡嗡蝉鸣,街头的老人似乎也能感慨道唯一不变的就是随着岁月流转耳边的蝉鸣声。
在我小学的时候也是能透过枝繁茂密的树叶看到飞扬而起的光线,那些被蝉鸣笼罩的夏季,那些被照射在玻璃上、金属上反射出来的刺眼阳光,似乎在眼前越来越丰富多彩,在回忆里是一个漩涡。
普通冰块售卖店延续着不同年龄对冰块的需求,同时又借由冰块引申出了一个个隐藏在街头巷尾普通人家的生活,父亲想要抓紧留住和孩子一起出门的时光,看到这里不禁心有戚戚焉,似乎我也是到了初中就不太喜欢和家人出去了。再回过神,已经是和有了白发的母亲行走在街头了,这位父亲一定也陪父母走在街上格外心里感触吧。
最后的小酒吧女老板,地方不大,和客人们打成一片,即使再小的店铺,只要你有想要开展新生活的心情,就还是可以打开一片天地。离开了安乐窝,也离婚了,但是那又怎样,新生活永远在等着向你打开门。
是啊,在传统的延续和新生活的开示中,每个人都在怀着不同的心情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不管是为了孙子紧张筹备鱼而一脸骄傲和期待的爷爷,还是要去和孩子在最后的海边度过一段时光的父亲,亦或者离婚后开始新生活的女老板大家都在努力的生活,感受生活碎片里折射出的幸福、喜悦、平淡。
喂,你也要打起精神来!
月度归档: 2021 年 11 月
中间笑着说出节日里没有地方可以去的独身者真的非常棒。十分佩服纪录片中每一个笑着说出自己正在经历的人生最难环节。
似乎平凡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容易,用各种方式。难得可贵的是重头再来。男主持人充满磁性的旁白,娓娓道来着被解聘的数学老师如今靠着送报纸为生,但是仍然经常到图书馆自习数学,嘴上说着要做好将来回到数学老师岗位的准备,但是最后还是有些低沉的说道如果没有了数学,那么生活中就没有什么让自己有活着感觉了。
看到这里感动的要流出眼泪了。正好处于人生低谷的我,我想这位数学老师的意思是,如果还幻想着现在的数学准备将来要应聘老师,回到校园,还有这么一个目标,那么眼下的难熬与送报纸的不甘那都只是沿途的风景,他不想看到,不想看到现在的生活其实已经就是终点了。
其实大部分人可能都在人生低谷的时候这样给自己找过一个目标,可能遥远的不切合实际,但是管他呢,我们的目的根本不是要实现那个目标,而是希望以马上就会过去的心态看待现在的生活。
Focusmate现在这么流行,受限于外文能力差,真的很期待一个中文版的上线。
祝数学老师和学生们、包括那位独身者都能笑着达成目标,谢谢NHK,看完平静了很多,也有了很多力量。
大猩猩是不喜欢群居,所以是一个很孤独的生命,大猩猩看着这么多人类凑在一起,互相躲避着孤独,可能大猩猩也会想:嗨,你们人类够没劲的,孤独才是生命的高级相处模式呀,嘿,来根香蕉呗。
开始追随 FOCuS一般开始追这部《纪实72小时》系列。每部剧集大约30分钟左右,一杯咖啡的时间,短小、平凡、甚至安静。没有丰功伟业,没有歌功颂德,没有宣传造势,反而用了30分钟来讲述平凡。
明明没有催泪的剧情,却一股股感动常常浮现。
都市人的忙碌节奏加上越来越竞争激烈的生活似乎越来越难以享受片刻的宁静,街角经营了48年的街头咖啡店的两个兄弟因为在街头,且也只有一种热咖啡,所以在人们忙碌或寂寥的片刻出现在了这里。
好在没有利益关系,大家也都处于极其舒适的社交范围里,有即使是亲戚却也碰见了点头说两句就离开,不用过度寒暄,拿出一副假模假式的亲人关怀。反倒是经常偶尔碰见的客人里,却可以第一次说出原来被女朋友分手了这样重要的事情。
是呀,有时候我们倾诉,我们相聚,我们言谈,我们哭泣也许并不是为了一股谁的安慰,某的经验,也许我们只是无力于奔赴到海边,找不到那刚好有一个洞的树木,于是我们相聚,我们言谈,我们说出自己很难过的那一关,然后挥手再见。
就这样挺好。400日元的咖啡杯里流转着不同人关键的时刻,若即若离好像就只是来喝一杯咖啡,又好像并不是为了追求喝那一杯咖啡。
影片拍摄于2020年,说是大约2年以后就会拆掉这个街头,马上2020年了,不知道疫情里兄弟老板和熟客们都还好吗?
算是豆瓣最早开始看到有人开始推荐就去下单购买的,正好适逢中信有折扣60元入手。既然是书评总是需要先依书而论,首先作为书的本身,极不具价值。
1、不具对应的商品属性价值。2、不具导出在标榜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团队”推荐的宣传价值。3、不具备”抑郁症疗愈笔记“题目所要表达的价值。
1、不具对应的商品属性价值。
打开第一页,你以为开头有点空白很正常?
打开十几页,你想着也许快到内容了又打开一些呢?
打开了几十页以后呢?
一本看完了呢?
一本书就结束了。
【抱歉新版的WORDPRESS后台我不会在文中插图了……找不到按钮】
2、不具导出在标榜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抑郁症专病团队”推荐的宣传价值。
首先既然是专家团队,推荐的主体是什么?推荐给哪些人看并未明晰,当然作为销售和营销我很理解刻意模糊一下能有更多的购买者。那么作为被众多推荐和专家推荐入坑的我,依据客观读后感来说:本书具体面向的合适读者,以及专家团队所推荐的对象应该是”对抑郁症的了解仅限于这三个字的了解程度“的读者们。可以通过阅读更好的了解抑郁症的表现以及患者内心的想法,这点很好,没有问题,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但凡您对抑郁症的了解不局限于这三个字,那么我不建议您阅读和购买,时光短暂,人生只有一次。
3、不具备”抑郁症疗愈笔记“题目所要表达的价值。
让我们看看疗愈笔记(尊重知识产权只随手翻一页,仅供参考)
所有宣传语、推荐语都标榜的”疗愈指南“、”疗愈笔记“里,都是这样连”不疼不痒“都起不到的内容。
面对挫折对自己说”我最棒!“当自己对融入聚会感到焦虑,就告诉自己”你不喜欢我,我喜欢我就行了!“……没有指南、不存在分享出来具有任何指导意义的”笔记“。甚至不如去百度贴吧找几个抑郁症患者的分享帖,刷刷抖音看看”心灵鸡汤“。比这些有用的多,有用多少呢?大概40多倍吧。
那么这本书的定位,作为写读后感的普通读者,会有什么”读者建议“?
建议阅读人群:”没有听过抑郁症“”对抑郁症的理解仅限于这三个字“”年龄16周岁以下“”不要带着疗愈、看别人分享获得能量期待的读者“这更不如说是一本关于面向普通民众对”抑郁症“患者有一点点了解的科普绘本。
在无数个夜晚通过百XX药物从台阶上跳到下一节台阶时在那一瞬间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跳了有大概十几年那么久才迟缓的落到了下一节台阶上,抑郁症药物带来的幻觉、冒汗、对社交的恐惧这些远不是外人所知晓的。
看似幽默,意图平易近人的科普绘本,却残忍的将生活艰难的患者们描述的轻松可爱的像一只小鸽子面临的只不过是不想参加酒会、今天心情不好了。
请问这本书有给过抑郁症患者看过吗?给过多少照顾抑郁症患者家属看过?他们的家人翻了几页就会放到一边吧。
那些灰暗惨淡的岁月现在还在蔓延在我们无限又望不到尽头的人生里,你有在黑夜站在湖水面,像黑漆漆的湖面仍进去一块石头却看不到任何涟漪和反应吗?当你扔了100多颗,神疲力尽却发现那平静的湖面真的连一个小水滴都没有产生过反应。
那平静的湖面就是抑郁症以外的人对抑郁症的了解,大家拼尽全力的想要让外面的人了解一点点自己,却始终如此。
日积月累,小人在湖边刻下了仍进湖面的数字,有的人是几万颗,有的人是几百万颗,有的人的数字却停在那里不动了,小人也再也没有回到湖边擦掉那些数字或增加那些数字,有的人说那个小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大家都在想,唉,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也许会有希望呢?
湖水里传来浓重的声音:”为什么不能是小人走出了抑郁症的世界,你们不要总是这么消极好不好。“过了几天大家在大树边发现了小人上吊的尸体。
是不是这个童话很无趣?我在湖边,我们尝试手拉手,奇怪的是我们看得见彼此,却无论怎么伸出双手都够不到旁边的人,就那么一排一排站在湖边,静静的看着平静的湖水。